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本科教学 >> 精品课程 >> 正文

传播学概论

发布者:传媒与艺术学院 [发表时间]:2025-07-30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《传播学概论》

  一、课程建设成果

  本课程是辽宁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;2016 年微课作品《媒介信息论》荣获辽宁省第二十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;教研论文《〈传播学〉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》,发表于《新闻研究导刊》6月期刊;《〈传播学理论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》校级教改结题,并获二等奖;2017 年微课作品《“一带一路”与文化融合》荣获辽宁省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、全国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二等奖;校级教与学模式改革《〈传播学理论〉课程“教与学”模式改革——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设计》结题;2018 年校级教改《基于微课的〈传播学理论〉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》获得结题;2019 年微课作品《〈国家宝藏〉与公众考古》荣获辽宁省第二十三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。2020 年校级教改《嵌套式“PDCA”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——以传播学系列课程为例》结题;教学成果《基于“PDCA”理论的闭环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》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;2021年课程中指导学生融入思政作品多项获奖,比如以爱辽宁爱家乡为主题的《辽宁之味》荣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电商直播大赛二等奖;2023年课程中带学生参与的省级项目《新时代新思想下的人民群众获得感传播研究》获得结题;2024年课程中带学生参与的课题《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》获批校级宣传思想文化立项中的重点课题。

  二、课程教学目标
  (一)知识目标:构建系统的传播学科知识体系
  使学生能够解释传播的基本概念,识别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;掌握社会传播的基本过程、模式和系统结构;理解大众传播的概念、特点和社会功能;了解传播学研究主要学派的历史由来、代表人物及研究实践,以及传播学主要的调查研究方法。
  (二)能力目标:强化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
  培养学生运用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、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、受众研究、传播效果研究等重要理论观点,分析大众传播现象的能力,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。
  (三)素质目标:塑造专业伦理与家国情怀
  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西方传播学理论,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武装头脑,分析和解决传媒领域的现实问题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,使其在未来的传媒工作中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为社会传播正能量。

  三、课程教学特色
  (一)课程思政与内容深度融合
  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,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传播现象及媒体表现为情境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,培养学生理性思维、乐观姿态和敬业精神,激发学生对国家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  (二)教学模式多元创新
 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,课前学生通过线上资源自主学习,课中教师以学生课前学习为基础组织课堂讨论和协作学习,课后学生借助线上平台巩固知识和拓展思维。同时,综合运用案例教学、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。
  (三)课前课中课后无缝对接
  课程设计注重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紧密联系,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。课前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线上资源支持,课中注重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实践应用,课后有综合训练项目和线上拓展学习,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连贯和系统。
  (四)“创新创业”与“竞赛教学法”协同共进
  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,以综合训练项目为依托,开展创新训练计划孵化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同时,将竞赛命题融入教学,以赛促学,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竞争力,学生在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。